疫情稳定后,伴随着经济的复苏发展,电信诈骗也开始接连出现。不仅有冒充正规金融平台炮制的“李鬼”APP,还有以假乱真的“伪造”监管文件,各种虚假客服引发的诈骗案件让人防不胜防。马上消费金融(下称“马上金融”)提醒大家要增强防范意识,谨防新型诈骗套路!
本以为是知名APP,竟是假的!
深圳宝安的李女士收到一条贷款短信,该短信内容为“如有贷款需求可通过链接下载‘某某’App”。李女士想着其是“知名品牌”,急需用钱的她没有多想,便按指南下载APP并填写资料,申请贷款1万元。之后,李女士发现贷款并未到账。这时,客服让李女士添加QQ咨询,QQ客服告知李女士需要支付5000元解冻费,支付后又让李女士缴纳1.5万元解冻费。这时,李女士终于意识到不对,质问后客服直接“消失”了。无奈下,李女士只好报警。
本以为是监管的权威文件,竟是伪造的!
北京秦先生收到某平台小额贷款的客服电话,让其在发送的短信中注册账户即可快速贷款,秦先生注册后,客服致电称其提供的信息不实、账户有异导致被银保监会冻结资金,随后,客服向秦先生发来了盖章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文件”“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冻结XX账户的通知”的材料,要求其缴纳保证金才能解冻账户,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情急之下,秦先生通过网银转账给对方3000元,之后发现被骗。
其实,提高警惕,冷静分析,就可破解这类诈骗的套路:
1.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不会直接冻结任何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
2.消费者如果有资金融通需求,应通过正规渠道从金融机构办理。对于陌生来电、非正规网络途径推销“低息快捷”“免抵押担保”贷款业务的行为,应提高警惕,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更不能向来历不明的账户或个人汇款。
3.下载软件一定要从官方渠道下载,切不可轻易相信网上的链接或来历不明的APP。如今仿冒APP太多,马上金融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小贴士,虚假APP在下载时,需要用户授权【配置文件】,正规APP从应用市场渠道则不需该授权。
4.凡是谎称信息有误要重新提交,并巧立名目,在贷前收取工本费、解冻费、保证金、担保金等各类费用的,都是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
5.正规金融机构客服人员不会以个人QQ或微信与用户联系,也不会要求用户向个人帐户转账。
6.遇到可疑情况,应及时拨打金融机构官方客服电话,或全国统一反诈专线96110进行核实。
作为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马上金融在溯源打击电信诈骗案件方面一直在积极行动,截至目前已协助浙江义乌、河南周口、四川南充多地警方破获多起假冒APP、继续冒用身份信息诈骗案件,捣毁多个电信诈骗窝点。未来,马上金融也将会继续与警方联动,一如既往保持对“黑产”的零容忍和严厉打击,努力净化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