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我是董佳宁。前一段时间,对于“港版国安法”,李嘉诚和他的长子李泽钜都发表了支持的言论。这让人们又想起了去年李嘉诚说的话:所谓的“黄台之瓜”论。李嘉诚的产业已经包揽了香港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香港的中产背负着高额房贷,生活成本也居高不下。那么几十年来,李嘉诚是如何发家以及“统治”香港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李嘉诚的香港发家史。

李嘉诚1928年7月生于广东省潮州市,马上就92周岁了。家里有不少知识分子,爷爷李晓帆是清朝最后一届秀才,两个叔叔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博士。不过他的父亲李云经,没有那么好运,中学毕业后家道中落,没钱上大学,后来成了一所小学校长。1940年,由于战乱,数十万人涌入香港。他随父母借住在香港的舅舅家中。三年后父亲因肺病去世。为了维持生计,李嘉诚被迫辍学,到一个茶楼打杂,后来在舅舅的钟表公司当店员。

他的舅舅叫庄静庵,是香港钟表业的老行家。长女庄月明,比李嘉诚小四岁,聪明伶俐。她在教会办的英文书院念书,一点也不嫌弃贫穷的表哥,相反还十分同情。庄月明教他改掉潮汕口音、说英语,更好地融入香港社会。那段日子,也成了李嘉诚动荡童年中,最温馨的回忆。

由于不愿长期寄人篱下,李嘉诚离开了表行,先后在五金厂、塑胶厂做推销员。在塑胶厂,他业绩出众,受到老板赏识,20岁就被提拔为总经理,还学到了一些货品管理和推销技巧。战后经济复苏,塑料制品需求旺盛,李嘉诚认为机不可失,决定创业。

1950年,在舅舅的资助下,李嘉诚筹集到5万港元,成立了长江塑胶厂。为了节省房租,他选了一处租金低廉的废弃厂房,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设备老旧。最初,他是想出口内地。英国政府承认了新中国,香港与内地贸易前景乐观。但朝鲜战争,让中英关系恶化。好在西方正在转移加工业,美国允许“港制品”输入,而且变成香港最大出口市场。

香港当时人口只有240万,面积也没有现在大,却出现了三百多家塑胶厂。最大的两家是中元塑料和开达工业。李嘉诚当时还排不上号,工厂生存艰难。在庄月明的鼓励下,他用出色的产品,打动了客户与银行,度过时艰。

李嘉诚有一个习惯,阅读英文塑料专业杂志,顺便提高英语。1957年,他看到一则消息:意大利塑胶花正在欧美大卖。什么是塑胶花呢?不是塑料姐妹花啊,很简单,就是塑料做成的花,假花、装饰品。他意识到:这个产品也会在香港流行,于是奔赴意大利,去当商业间谍,到一家塑胶花公司当车间杂工,日夜暗中观察,天天和工友喝酒,套取技术情报,掌握了塑胶花的生产工艺。

都说互联网时代模式,是快速模仿国外产品、快速执行,李嘉诚早在几十年前就用过了。他火速回国,转产塑胶花,以低廉的价格占领了香港市场,而且开始出口。单这一个系列产品,就让李嘉诚成了“塑胶花大王”,公司盈利数千万港元。李嘉诚的第一桶金,就是这样得来。不过他的野心并不止于一个“义乌传奇”,转身房地产,才让他走向了人生巅峰。

1950年代后期,香港迎来首轮地产大繁荣。李嘉诚租用的厂房,物业只允许一年一租,还连年涨价。1958年,他咬牙在香港最繁华的北角建了一幢楼,部分用于新总部,剩下的出租。大厦落成后,租金价格上涨,他尝到了甜头,两年后就又建了一座。自此,他在房地产上不断开挂,一直到21世纪。

李嘉诚是怎样开挂的呢?他有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判断行业。今天,香港的巨富集中于地产行业,可当时并不一样,富豪分散在金融、航运、贸易、能源、工业等多个行业,地产商并不算突出,可李嘉诚认为地产前途无限,决定全力投入。第二个特点就是会判断局势,总能从不稳定里找到机会。

1967年,文革氛围波及到香港,人心惶惶、富商出逃、楼市大跌。但他坚信,混乱是暂时的,于是他选择豪赌:动用所有资金收购,低价地皮、旧楼、烂尾楼,什么都要。这一波“趁乱抄底”,成为李嘉诚地产事业的关键转折。1970年,随着香港经济起飞,楼市触底反弹,这时他已坐拥190万平米的地产,一年租金收入就有400多万港元。

1980年代初,中英就香港问题谈判,香港社会出现一些流言蜚语。不少有钱人把资金转移到国外,抛售房产,房价大跌。李嘉诚再次开始大笔收购,中英联合声明公布后,香港前途开始明朗,房地产又开始升温。1985年前后几年,他以29亿港元收购港灯集团。港灯拥有大量物业,是绝对的优质资产。在全球石油危机时,他又收购了加拿大巨头赫斯基石油公司,并将其在多伦多证交所上市。

再比如,1981年,他兴建了一个超大型社区黄埔花园。这个地区使用的是以前黄埔船坞的地址,是工业用地,如果想转成商业住宅,必须向政府补交差价,当时地产红火,谈判价格是28亿港元。这个金额非常高的。李嘉诚决定先按兵不动,反正地还是我的。到了1983年,香港地产出现低潮,他开始重新与政府谈判,最终谈成是3.9亿港元。然后就是1984年的地产回暖。

李嘉诚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判断股市。1971年长实集团上市后,他研究出了一套“反周期”玩法:楼市高涨时,通常股市也景气,这个时期就抛售楼盘,储备现金;等到楼市低迷时,疯狂屯地,同时收购拥有土地的公司。几回合操作下来,资产打着翻地向上涨。比如1973年大牛市,长实疯狂增发5次新股。两年后经济低迷期,又大量购入低价土地。到八十年代初,香港经济重回顶峰时,长实兑现利润14亿,是十年前的30多倍。

当然,他的“反周期”玩法之所以能走通,还是香港经济基本盘坚挺,市民刚需旺盛,曾经的婴儿潮进入结婚买房阶段。另外,港英政府刺激移民源源不断地涌入。1980年,香港人口达到500万。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首先受益的就是地产商,这在李嘉诚后来进入内地也是一样的。

1977年,是李嘉诚事业的一道分水岭。长实用2.3亿港元闪电收购了美资企业永高。永高拥有中环希尔顿酒店,规模是希尔顿北美以外最大的。这项收购带来的增值,让长实的资产净值翻了一番。长实还夺标中环与金钟两个地铁站的施工和地面兴建权。这是香港最繁华的区域,也是历史上最庞大的工程,耗资205亿港元。到了这个时候,李嘉诚成为了“中环地王”。

当一个人一路开挂的时候,运势也会向他倾斜。蛇吞象地收购和记黄埔,就是经典操作。和记与黄埔都是19世纪成立于香港的英国企业,1969年合并,业务涵盖码头、地产、能源、电讯、零售和日化。比如开遍全世界的屈臣氏,遍布全港的百佳超市,都是和黄旗下的品牌。

1979年,和黄经营不善,陷入困境。汇丰银行是和黄的大股东,总经理沈弼下定决心脱手,将汇丰22.4%的控股权,半价出售给李嘉诚,而且延期两年付款。李嘉诚总共需要支付6.39亿港元,定金20%,就是1.28亿港元。而且,这1.28亿港元,还汇丰银行贷款给他的。这样,李嘉诚没有花1分自己的钱,就掌握了62亿资产的和黄。

这场收购的牵头方是汇丰银行。沈弼想脱手和黄,但是必然遇到公司内部的阻力,于是秘密与李嘉诚多次接触,然后在汇丰内部开了一次董事会,投票通过。这次董事会,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阻力,特意选在了两位英资银行,就是怡和和太古的董事因故不在的时候。不单董事会人员缺席,和黄的人也是事后才知道的。

汇丰银行为什么要这样优待李嘉诚呢?都不单是便宜卖了,是便宜卖,同时还借给买方钱。这就是李嘉诚的第四个特点:借势而为。汇丰一直想脱手和黄,专注做银行业务,于是一直在物色买家。这个买家要有足够的实力,也要有相当的人缘。一年前,李嘉诚曾与船王包玉刚,就九龙仓的控制权打得不可开交,后来李嘉诚放弃了这个争夺,从而改善了与包玉刚和汇丰银行的关系。在包玉刚的支持和游说下,汇丰银行的沈弼说,看来有必要给你点一个赞,就选定了李嘉诚接手。

这是一场让“李嘉诚直上云霄”的交易,被称为“世纪收购”。李嘉诚在发布会上的意气风发,只有在多年后“千亿卖橙”时才出现。八十年代初,长实将目光瞄准电信业务,还参与发射了亚洲第一颗通讯卫星。1995年港府决定解除垄断,李嘉诚看准时机,成立和记电讯,与华为合作。华为倾巢而出,让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刚才说的“千亿卖橙”,是李嘉诚在海外并购的最经典案例。橙,就是移动运营商Orange。1991年,和黄斥资84亿港币买下英国电信公司Rabbit,然后推出Orange品牌。八年后,Orange成为英国第三大移动运营商,但在市场和3G上很难再突围。当时两大电信巨头,英国沃达丰和德国曼内斯曼,为争夺龙头地位打得不可开交。于是李嘉诚放出Orange出售的消息,然后派得力干将霍建宁飞赴欧洲谈判,激发两家竞买。最终,曼内斯曼以1180亿港元的代价收购Orange。再过几年,沃达丰又收购了曼内斯曼,他又获得500亿股权溢价。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香港股市、房地产双双崩溃,产业转型的呼声愈发强烈。特首董建华要推动信息产业,给出了很优惠的政策。可是随着当时互联网泡沫破灭,盈科用政府提供的极其廉价的优质地皮,改做了房地产项目。1999年,李嘉诚荣登《福布斯》亚洲首富,世界富豪榜第十。他拥有的私宅物业总量,占全港1/7;和黄在葵涌港的12个泊位,处理港口近一半集装箱;百佳超市,占全港七成零售超市份额。

他此时已经拥有多家巨头,包括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长江基建、电能实业,横跨通信、基建、港口、石油、零售各个领域,渗透到香港每一个角落。很多港人从出生到死亡,都笼罩在李家产业之下。

香港房价从金融危机开始后一路下跌,2003年达到最低谷,跌幅近七成。李嘉诚同样走得很稳,先大规模囤地,然后推出新楼盘时,一小批一小批地放,人为造成供求不平衡,楼盘经常出现数十倍的超额认购。多数年轻人都意识到:自己奋斗一生,却只能苟且生存。

在长实创造巅峰之际,李光耀这样评价:李嘉诚可有制造一件营销世界的商品?没有。他投资地产,收购港口、超市、电信公司,虽然十分成功,但不过是顺势而行。宗庆后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李嘉诚的行为就是垄断,造成了香港人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

2012年,随着地产红利开始消退,李嘉诚为稳定市场信心,对香港表白:我对这片土地有特别的感情,自己身为中国人,永远都是中国人。我绝对不会从香港撤资。然而自第二年7月起,和黄出售百佳超市,长江实业出售嘉湖银座商场,电能实业拆售港灯。

香港人逐渐意识到,李嘉诚本质上是个逐利的商人。作为既得利益者,他牢牢握住手中特权、乐享其成,从内心深处,或许并不想看到任何改变。因为香港人每天为他打工,然后又把他支付的工资,在他提供的消费渠道里还回去。平民开始怨声四起,说他是“地产霸权者”,“金融霸权者”,甚至“吸血鬼”。2013年,网上流传的那篇作文《李家的城》是这样写的: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们的上帝,万物都是他所创造。传说中的三位一体就是他们:李嘉诚、李泽楷、李泽钜。

多个社会团体也开始公开抗议,要求香港政府创设“李嘉诚税”,也就是资产增值税、股息税和累进利得税,试图通过财富再分配,解决香港贫富悬殊的问题。李嘉诚对此一笑置之,还给出这样的评价:树大招风,引起社会仇富很正常。

连李嘉诚自己的产业,和黄旗下的港口都发生了大罢工,工人不满现有的福利待遇与工作环境,持续了40天,成为二战后香港最长时间的一次罢工。罢工的领头者说:李嘉诚根本从不考虑我们,他只想赚钱。

为了将楼售出,长实开发的户型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小巧精致。2014年,新界的“岚山”项目开售时,刷新了新盘“小户型”的纪录:其中一套“开放式”户型,实用面积只有16平米。港人一边疯抢一边冷嘲热讽,说这是:劏(汤)房豪宅。2013年后,李嘉诚开始陆续抛售香港的楼盘和物业,同时大肆抄底欧洲。

李嘉诚虽然在慢慢脱手,但是为香港高房价的基本面,一直没变。现在的香港,虽然有着自由贸易港的美誉,却更像是一个被房地产和金融掏空的城市。70-100平米的房子,每平米在18万人民币左右。至于大面积的“千尺豪宅”,也就是100平米左右的房子,港岛的均价更高达22万人民币。可另一个数据是,香港有近20万人居住在劏房里,人均居住面积不到6平米。目前,香港人均住房面积是15平米。在1000多平方公里面积中,未开发的土地占76%。房地产商买下大量地皮后,缓慢开发,缓慢出售。

高房价也导致普通年轻人无法创业。中环一间20平米的办公室,一个月租金就要四五万港币。香港虽然有资本,却很难流到创业者手里。大佬们在房地产上挣钱又快又稳,不愿意投资看不懂、风险高的初创公司。这就让互联网这样的高科技公司无法产生。

从1950年创业开始,李嘉诚的每一步,都是时代运数和个人的敏锐判断。他曾是港人心中的民族英雄,励志传奇,狮子山精神的完美化身。但是,李嘉诚与比尔•盖茨、马云、扎克伯克完全不同,他对于新时代经济的把握没有那么敏锐,只是一味地在传统强项里把壁垒建高,产业形成一个封闭环境,不具备对外的竞争力,也压制了香港制造业、科技产业的发展。香港的年轻人更应该多想想,在如此自由的社会,为什么新兴行业无法崛起,为什么一生的努力,都被一个隐形的“怪兽”统治着。(陈辰 董佳宁)

关键词: 李嘉诚亚洲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