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中,市场又高度关注央行是否会降息。6月8日,央行公告称,人民银行将于6月15日左右对本月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一次性续做,具体操作金额将根据市场需求等情况确定。
今年上半年央行两次调整MLF利率:2月17日一年期MLF调降10bp至3.15%,4月15日一年期MLF调降20bp至2.95%。Wind数据显示,下周五6月19日有2400亿MLF到期。基于央行的公告,市场认为15日大额MLF续作是相对明确的,央行是否会选择降息、什么时间选择降息成为关键。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表示,近期降息的可能性较大。对于降息的幅度,中性判断是5个bp,当然也不排除10个bp或者维持MLF操作利率不变的可能。降息5个bp稳定市场信心的可能性最大;降息10个bp的信号意义则更强。其理由如下:
一是降成本是央行的重要目标,但四月份之后鲜有操作。虽然货币政策核心目标不再是狭义的银行间流动性,而是广义流动性和企业信用扩张,但要引导企业融资成本下行需要维持银行间资金利率在较低的水平和较低的波动率,宽信用仍然需要流动性维持相对宽松。因此,在“推动利率持续下行”的目标下,央行有必要释放积极信号,引导利率市场化调整。
二是基本面潜在需求不足。受疫情冲击,今年以来制造业利润表现不佳,叠加外贸的不确定性,使制造业投资意愿受明显影响。消费亦受到失业率上升和居民收入增速大幅回落的影响,表现疲软。
“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边际收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汇率因素的影响。从近期的汇率走势看,在美元指数走弱的情况下,大部分国家的货币相对于美元的贬值压力都有所减轻,人民币也不例外。从汇率角度而言,货币政策的空间有所增大。”明明称,“短期内风险偏好波动增大,也需政策稳定市场信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5月我国CPI同比增长进一步回落至2.4%,继8个月之后重返“2”时代,为货币政策打开了更大空间。在流动性较为充裕的同时,要加大对资金流向的监控力度,确保不发生空转套利和脱实向虚,切实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所需领域。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认为,在逆周期调节和降成本的政策导向下,货币政策仍需以偏宽松的取向以提振总需求。从高频数据来看,5月CPI同比跌破3.0%,这意味着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空间扩大,因此不排除6月MLF招标利率恢复下行的可能,下调幅度或在10个基点左右。作为政策利率体系的一部分,6月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也有可能联动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