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9日早间,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已逼近30美元/桶的心理关口,而30美元/桶被市场普遍认为是OPEC主要原油生产商的成本价。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与WTI原油期货盘中跌幅一度超过30%,美油价格创2016年3月以来新低。油价下跌带动全球相关期货与股票市场下跌,科威特股市和美股期货一度触发熔断,全球金融市场呈现出动荡态势。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许勤华认为,本次油价暴跌的直接导火索是俄罗斯退出欧佩克与非欧佩克(OPEC+)减产协议。多年来沙特通过OPEC+构架拉拢俄罗斯,以对抗美国页岩油。然而眼看着美国石油出口产量年年见长,沙特不仅既定目标未能达到,市场份额还被俄罗斯分走一部分,这令沙特感到失望。

3月6日举行的OPEC+会议因俄罗斯不同意减产而破局后,沙特阿拉伯率先挑起原油价格战。8日,沙特阿拉伯最大原油出口商沙特阿美率先宣布降价增产,称将于4月起沙特阿美将发起大幅原油降价促销,针对不同地区市场,每桶售价将下调4-8美元不等,这一消息立刻得到了国际原油市场的强势回应。

不过,此次油价暴跌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国际原油市场不健康的供求关系。对外经贸大学海湾研究中心丁隆教授认为,长期以来国际油价主要靠OPEC+的限产协议才得以维持,并没有真实反映出实际上供过于求的市场情况。

2019年世界经济发展整体下行压力加大,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则进一步打击了世界生产,全球产业链遭到较大冲击,国际石油消费能力下降。而可以预见的是,目前不平衡不健康的供求关系,还将在沙特的原油扩产促销下进一步恶化。

此次国际油价暴跌,事实上也映射出了当前OPEC面临的内外交困。近年OPEC成员国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这导致OPEC内部凝聚力下降。以沙特阿拉伯为例,由于石油大多埋藏在浅层且储量巨大,沙特生产石油成本较低。同时,沙特近年在产业转型方面已经取得了进步,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贸易、金融投资等降低了国家经济对石油产业的依赖度。因此,不论是薄利多销还是限产高抛,沙特的回旋余地相对较大。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委内瑞拉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原油多为重质石油,开采成本高昂,同时国家经济对石油产业依赖度高,显现出“荷兰病”症状。对于这样经济脆弱性高的国家,限产导致的经济打击是沉重的,唯一可行的手段只有多产多销。OPEC成立60年来,各成员国发展程度、对石油产业的依赖性出现更大分歧,这使得达成共同减产协议变得更加困难。此前自1月1日起OPEC+同意的减产协议,委内瑞拉就未曾参与,厄瓜多尔则于2019年10月直接宣布退出OPEC。

而面对OPEC外部的产油国,OPEC更是面临更多挑战。在不欢而散的OPEC+会议上,对立最明显的就是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沙特常年来一直鼓励OPEC成员国与其他产油国进一步扩大减产,然而原油产量世界第二的俄罗斯却考虑走薄利多销路线,两国的路线对立直接导致了6日OPEC+会议的破局。同时,近年美国页岩油革命让美国从石油进口国摇身变成石油出口大国,2019年更是超越沙特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生产国。很明显,减产协议如果得不到美俄两国的支持,光凭OPEC成员国的努力将很难使国际油价显著回升。

从在OPEC+大力推动减产合作,到火力全开试图用价格战打击对手,沙特的策略变更实际上显得非常被动。尽管沙特能凭借极低的原油生产成本在价格战中占据短暂优势,但根据2019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沙特实际上需要85.4美元/桶的油价才能平衡全年收支,2020年则预计为78.3美元/桶,薄利甚至负利多销对沙特来说也无疑是“毒药条款”。

那么,这场价格战将如何收场?丁隆认为,沙特略显过激的措施使得国际油价跌至各产油国都难以承受的范围,俄罗斯可能将回到谈判桌上,同时油价的反弹回升也终会到来。许勤华认为,全球油价自2015年起就已经出现低油价新常态,这次暴跌后最理想结果是OPEC+减产协议重启,油价回归50-60美元每桶的价格区域。( 任天择)

关键词: 国际油价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