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三大指数集体下跌,而辅助生殖概念却逆势走强。截至收盘,板块涨幅达3.71%位居涨幅榜首位,近21个交易日累计上涨19%。其中,6只概念股集体涨停,共同药业、达嘉维康20%涨停,重药控股、奥锐特等个股10%涨停。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准入

消息面上,多地已在两会前发布促进生育等相关政策或是近期辅助生殖板块整体走强的原因。如北京市医保局、卫健委和人社部2022年2月21日共同发布《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将人工受精、胚胎移植等16项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北京医保,自2022年3月26日起执行。

此外,上海、河北、河南、天津、贵州、安徽、陕西、山西等12个省市都发布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2021-2025年)》(简称《规划》)。各省市都在《规划》中表示,要增加人类辅助生殖服务机构的数量。

据沙利文数据,到2023年我国不孕不育的人群占比将达18%。对此,中泰证券表示,国内目前约有4880万对不孕不育夫妇,而目前国内IVF(体外受精)渗透率仅为7%,未来随着大众认知度上升、服务可及性提升、以及生育政策放宽等,预计2030年国内IVF取卵周期数达203万,市场规模达1069亿元,较目前尚有2倍—3倍空间。

开源证券则认为,16项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北京医保,首先有利于IVF服务渗透率提升,且在国家鼓励三胎的政策环境下,生育政策将更积极,但考虑到一线外地患者比例较高且目前国内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还在试点推进当中,预计IVF服务渗透率并不会出现短时间内快速增长而是逐步上行。当下在优质IVF牌照稀缺的情况下,龙头机构竞争优势将更加凸显。

两会三孩生育政策预期

辅助生殖只是一种技术手段,而当下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背景下,生育率的下降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经济问题,中青年群体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想生的生不出,能生的不想生"的现状。

中信证券表示,近年来中国生育率不断下行,2020年总和生育率为1.3,触达极低生育率水平。2021H2,继顶层政策明确方向后,各地政府在教育公平、女性就业、妇幼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等领域加速发力,直接财政刺激相关政策实现0的突破。

中信证券建议,结合国情与区域现状,政策发力应更加精准定位女性就业保障方向,财政刺激更应该发力在具备持续人口流入与房价收入比适中区域,探索区域有效的政策刺激,缩小生育赤字,扭转生育率下行预期,是科学解决生育长期问题的关键。

恰逢两会召开的当口,与三孩相关的政策预期同样助燃了辅助生殖概念股。

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苏荣欢建议,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和养育支出纳入扣除范围,减轻育儿家庭的税务负担,增强育龄人口的生育意愿。同时,增加“二孩”、“三孩”的扣除标准,例如生育二孩的家庭扣除标准由1000元/月/孩提高至1500元/月/孩,采用累进式的扣除标准,对多养育小孩的家庭进行更多补偿。

而3月5日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平安证券认为,目前我国人口发展进入深度转型阶段,人口自身的安全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等外部系统关系的平衡都将面临不可忽视的问题和挑战。2021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从生、养、教等各个层面,为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保驾护航,优化生育领域相关上市公司有望迎来市场关注。

关键词: 生育政策 辅助生殖技术 中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