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不是投资现在而是投资未来,因此给投资者一个稳定的预期,十分重要,近段时间沪深港三地股市联袂大跌,就是各种因素糅合在一起,投资出现过度的恐慌,盲目的抛售杀跌所致。

关键时刻,金融委召开会议,专门研究经济和资本市场问题,关键一点就是强调给投资者一个稳定的预期,提出“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期态势,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这一会议最大看点就是体现了高层对于稳定资本市场运行的重视,释放了强烈稳预期稳市场的信号,虽然本次会议只是一个指导性的政策原则,尚没有出台相关的积极股市政策,但市场给予了积极的反应,沪深港三地股市联袂打仗,香港科技恒生指数上涨超20%,强势特征非常明显。投资者之所以积极看待这会议,不仅仅在于重要会议理清了一些市场模糊的认识,像中概股和港股问题、互联网平台等都有简明扼要的说明,如中概股就指出,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还在于期待未来监管层可以出台更多的推动股市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

本次会议释放的信号很多,涉及到央行、外管局、银保监会和证监会,作为一个投资者,更加关注的是证监会的表述,究竟可以为市场带来那些的稳预期措施,实际上A股各种黑天鹅很多,要想短时间内全部消除,是不太可能的,这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是应该捡市场重点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尽快予以解决。

从投资者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原始股东肆无忌惮的减持必须加以进一步的规范,限售股解禁和股东减持,已经成为投资者一个十分头疼的事情,也成为股价短期甚至影响中长期走势一个不可忽视因素,部分上市公司,一旦面临限售股解禁,股东尚没有减持,股价就开始大跌,一旦有重要股东出现较大比例的减持,股价先跌为敬是资本市场司空见惯的事情,有的只是开盘大跌,有的是直接一字跌停,有的是直接数个跌停,问题在于下跌以后,很多上市公司股价就很难突破前高。

股东减持,很多媒体一直都是作为重大利空消息看待,关键是投资者不知道股东会不会减持,减持数量是多少,卖出股份,万一股东不减持,股价上涨那就是损失,而不卖出股份,股东减持,股价大跌,也是损失,卖不卖都是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选股以前,要看看限售股何时解禁,还要看看股东有没有较强的减持动机,投资真的是累。截至3月15日,今年以来A股有850家公司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减持,合计股份数62.97亿股,减仓参考市值879.7亿元。46个交易日有850家公司减持股份,平均一个交易日有18.5家公司减持,这仅仅是重要股东,还有一些不重要的小股东减持,每个交易日减持近19亿元,这还是在股市不断下跌创新低的大势下,一旦股指上涨,减持还会增加。即使按照目前数据年化计算,一年减持金额也会在5000亿元左右,成为沪深股市资金抽离重要的渠道。

股东减持不是不可以,但需要适量,而不是一下子大比例甚至清仓减持,也不是一次减持完毕再减持,三番五次减持,有的上市公司限售股一解禁马上减持,白天解禁晚上就发布减持公告,甚至于限售股没有解禁,就发布预减持公告,一刻也不想等待,这是支持实体经济,还是单纯抱着股权增值套利。有的上市公司一次性公告数家股东减持,有的上市公司一次性公告减持10-20%股份,这哪里是与投资者共享公司发展成功,分明就是股份大甩卖。

证监会提出推进解决涉及资本市场预期、生态、环境等重点问题、敏感问题,全力维护市场平稳运行,个人认为减持就是一个影响市场稳定预期的敏感问题,亟待推进解决,只有解决了减持泛滥成灾问题,市场就少了一个不确定性,有助于股价上涨,

不可否认的是A股减持制度要比美国股市宽松得多,这为股东大比例甚至减持提供了制度基础,因此亟待修改减持规定,进一步约束股东减持行为,我个人依然认为单一股东每年减持规模不能超越总股本的1%,基于A股代持客观存在,也需要规定上市公司年度总的减持规模,那就是不能超过5%。

关键词: 资本市场 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