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从去年起,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开始频繁炒作中俄“高超音速武器”,美国总统拜登3月底在公布5.8万亿美元的2023新财年预算提案时,也不忘提及“高超音速武器”。

此前媒体报道称,美国空军去年曾多次试射高超音速导弹失败。而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当地时间4月4日援引一名知情国防官员的消息称,美国在3月中旬成功试射了一枚高超音速导弹,但当时为避免拜登在即将访问欧洲之际加剧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美方在两周内刻意保持了低调,没有公布消息。

CNN报道截图

据报道,透露消息的官员称,这枚“空射吸气式高超音速武器概念”(HAWC)的导弹是从位于美国西海岸的一家B-52轰炸机上发射的,这也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该版本系统的武器首次成功试射。

包括这名官员和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在内的消息源没有透露过多细节,仅表示这枚导弹以5马赫以上的速度飞行,飞行高度超6.5万英尺(约合1.98万米),飞行距离超300英里(约合482.8千米),即便是以高超音速的最低速度飞行,这一距离所需用时也不超过5分钟。

报道称,美国试射这枚高超音速导弹时,拜登正在准备前往欧洲访问北约盟友国家,包括在波兰逗留,在那里会见乌克兰外长及防长。

报道还指出,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直小心翼翼,避免导致美俄紧张关系不必要地升级。上周五,因担心引发俄方核误判,美军取消了民兵III洲际弹道导弹的测试。

总体而言,美国在向乌克兰运送武器和装备方面,也保持一定程度的谨慎,只是在最近价值3亿多美元的军事援助计划中,美国国防部才列出了具体的武器装备。此外,美国也反对通过本方向乌克兰移交战斗机,担心此举会被克里姆林宫解读为美国和北约介入俄乌冲突。

这名美国国防官员表示,出于类似援引,美国官员在两周内对这次最新的高超音速导弹试射保持了沉默,尤其是在俄军扩大了对乌克兰的炮击之际,以避免激怒克里姆林宫或俄罗斯总统普京。

洛克希德·马丁2019年展示的HAWC概念图,没有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 图源:社交媒体

值得一提的是,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国防部曾表示,俄军在3月18日和3月20日两度发射“匕首”(Kinzhal)高超音速导弹,以摧毁在乌克兰的军事目标。

对此,美国官员淡化了俄罗斯使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这一事件的敏感性,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表示,在俄罗斯宣布发射导弹后,他不认为这是“某种游戏规则被改变”。几天后,五角大楼发言人柯比则表示,美方很难知晓俄方这次发射的“确切理由”是什么,因为其目标是一个固定弹药仓库。

CNN则称,“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只是俄罗斯“伊斯坎德尔”(Iskander)短程弹道导弹的空投版本,换句话说,它是一种现有技术的变体,并不算高超音速武器的变革。相比之下,美国试射的是更复杂、更困难的HAWC导弹,没有弹头,依靠其动能去摧毁目标。

报道还称,此次试射,既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该版本系统的武器首次成功试射,也是美国第二次成功试射HAWC导弹。去年9月,美国空军试射了雷神公司的HAWC导弹,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提供动力。

然而,去年美国也曾经历了多次高超音速武器试射失败。据美国“动力”(The Drive)网站去年12月17日报道,被美国空军寄予厚望的AGM-183A“ARRW”高超音速武器,曾分别于4月5日、7月28日和12月15日三次试射失败。

早期试验中的AGM-183A 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开始,除了针对俄罗斯,西方媒体还不断炒作中国“扩核”等话题。 去年10月,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在8月份试射了一枚高超音速武器”,但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枚导弹先是进入轨道以后进行“环绕地球”飞行,随后再重返大气层进行“高超音速滑翔”。

英国《金融时报》炒作中国“试射高超音速导弹”

美国官员立刻跟进称,中国的高超音速技术远比美国认识到的先进。拜登也在去年10月底表示他“担忧”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此次试验是一次例行的航天器试验,用于验证航天器可重复使用技术”,美国军工“巨头”雷神公司CEO雷戈里·海耶斯(Gregory Hayes)在接受节目采访时仍渲染道,中国“实际上已经部署了高超音速武器”,“我们至少落后了数年时间。”

当地时间3月27日,美国总统拜登公布了5.8万亿美元的2023新财年预算提案,呼吁提高国防支出,声称要着眼于俄乌冲突和“中国挑战”,解决美国的安全和经济问题。当时,拜登又提到了“高超音速武器”。

“世界已经变了。”拜登发表演讲介绍这份法案时说,“美国再次面临其他国家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国和俄罗斯。所以我们需要投资,提升航空航天、互联网和其他高科技能力,包括高超音速。”

关键词: 高超音速导弹 高超音速武器 美国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