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郭施亮
股息率是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比率。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股息率高低,将会成为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从近年来的市场数据分析,高股息率股票多集中在银行、钢铁、纺织、煤炭等行业,高股息率股票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定的避险能力,但高股息率真的等于投资高回报率吗?很显然,这两者并不是完全等同。
逾百家上市公司股息率超过5%
随着A股上市公司年报的陆续披露,截至4月8日,已有超过115家上市公司近12个月的股息率超过了5%。
在逾百家上市公司股息率超过5%的背后,一方面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能力持续提升,上市公司更注重投资者的投资回报能力;另一方面则反映出近期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持续低迷,按照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比率的股息率公式,实际上意味着在股息不变的前提下,股票价格越低,相应的股息率越高。由此可见,对部分上市公司股息率攀升的现象,其实未必由股息提升所造成的影响,而是由股价下跌所引发的股息率上升。
因此,在股票市场持续低迷的背后,其实也未必是坏事。对部分热衷于现金分红的企业来说,即使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出现持续下跌的走势,但也未必会改变它们的分红能力。只要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能力保持不变,那么在股票价格持续下跌的过程中,实际上会促使上市公司股息率的持续攀升,投资者长期持有公司股票,相应的投资回报率也会高于银行理财或者市场中大多数的投资渠道。
什么样的行业热衷于现金分红?
纵观历年来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分红情况,长期热衷于现金分红的行业还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银行、房地产、家电、白酒、煤炭、钢铁等行业,基本上属于A股市场中长期采取现金分红的行业板块,而且这些行业板块长期的股息率比较稳定,经常出现我们常说的现金奶牛企业。
但是,与之相比,包括医疗生物、半导体、人工智能等行业板块,它们的股息率并不高,有的甚至出现上市数年不分红的情况。不过,这也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对高成长的行业,它们更可能会把钱用在扩张或者研发身上,利用企业所处的高成长环境,把资金与精力用在核心环节之中。
至于传统行业板块,因其自身已经错过了高成长的契机,所以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通过提升现金分红的能力来增强股票的投资回报率,这也是长期保持成熟企业投资回报能力的一种体现。
但是,与成长性的企业相比,传统企业更多依靠于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手段提升股票投资吸引力,却缺乏了较好的成长预期。所以,从市场资金风险偏好的角度出发,激进型资金可能更偏爱于少分红的成长企业,通过投资成长股票来提升投资回报的预期。但是,对稳健型或者保守型投资者来说,他们可能更偏爱于注重分红的企业,即使这类企业的成长能力不算特别强,但投资者可以利用股票分红再投资的方式提升资金利用率,也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回收投资的本金。
所以,针对不同的投资者,对股息分红的认同感也会有所不同。
高股息率等于投资高回报率吗?
高股息率等于投资高回报率吗?很显然,这两者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其中,高股息率并不等同于投资高回报率,高股息率仍然需要考虑到差别化股息红利税、交易时间成本、相应的市场环境等。换一种角度出发,即使投资者投资了高股息率的股票,但仍然有可能存在差价亏损的风险。但是,与不分红的股票相比,即使股票持续处于低迷调整的状态,但投资者还是可以通过现金分红逐步拿回自己的本金,并利用现金分红逐渐降低自己的持股成本。
不过,这一个过程也是比较漫长的周期。在此期间,既需要考虑到时间成本因素,也需要考虑到差别化红利税的问题。对持股时间超过一年的投资者,基本上不必担心差别化红利税的因素,因为持股超过一年时间,将会免收股息红利税。但是,如果持股少于一年,红利税成本仍然需要考虑其中的。除此以外,投资者仍需要考虑到持股多长时间可以回收成本,或者说持股多长时间可以跑赢同期的真实通胀率水平。对此,买入位置与所处的市场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如果买入价格太高,那么投资者很可能会承受较多的时间成本,但如果买入价格比较低,投资者基本上不用承担太多的时间成本,接下来只是持股待涨或者持股等待收股息的过程。
由此可见,持有高股息率的股票,需要投资者拥有足够的持股耐心以及较好的持股心态。与持有成长股相比,高股息率股票的投资回报预期也许不如成长股,但从投资安全性与投资稳定性的角度出发,却优胜于成长股。面对处于下跌趋势的股票市场,投资高股息率、低估值的核心资产,这类资产的投资风险性会相对较低,长期持股者往往不必担心持股套牢的问题,股票解套或者回收本金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在市场处于筑底的阶段,不确定因素仍然比较多。在下跌趋势下,几乎没有任何资产可以抵御熊市下跌的压力,但相对于高估值的题材概念股,低估值高股息率股票却从某种程度上担当起市场避险港湾的角色。不过,从投资安全性的角度出发,投资者更应该注重资产多元化配置,并适度提升现金比重,市场总是存在着很多未知的风险,对股票市场多保留一些敬畏的心态。
(本文作者介绍:独立财经评论员,财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