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庐江县的10万亩茶园已持续开采了1个月有余,采摘工们肩背茶篓穿梭在茶垄,手指飞舞间,一颗颗鲜嫩的芽叶就落入了茶篓。

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庐江是徽茶发源地之一,也是合肥市茶产业第一县。2021年,全县茶叶综合产值21.16亿元,一产产值每亩均在7000元~8000元,最高可达1.5万元~2万元。

而就在一个多月前,受疫情和气温的影响,这里的茶园刚刚经历了采茶工短缺的紧张。今年春茶采摘受到了哪些影响?采茶工短缺如何“破局”?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多重因素导致用工短缺

“3月中旬刚开园,气温突然升高,茶叶1天长得比3天还快,本来人手就不够,根本来不及采摘。”柯坦镇虎洞云雾茶叶合作社负责人刘登国有些懊恼,今年的产量肯定是要下降了。

庐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合作经济指导科科长、茶叶办主任张克金告诉记者,庐江主要生产名优绿茶,像龙井43、中茶108等明前茶采摘早、周期短,芽头长出来就要立即采摘。“稍微晚一点芽头长大就不好加工了,也卖不上好价钱,只能做中低档茶,价格是每斤一两千元和每斤三四百元的差别。”

茶叶的疯长急需大量人工采摘。通常情况下,像刘登国的合作社这样的老茶企每年都有固定的用工群体,本地人占大多数,还有一部分工人来自周边市县。当刘登国像往常一样联系老采茶工来采摘时却被告知,受疫情影响,外市县的工人无法到位。

本地用工也受到了影响。庐江九鼎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葛从勇表示,留守在当地的多是无法外出的妇女和老人。每到产茶季,大量在外务工的本地人都会返乡采茶,这是茶企用工的重要来源。如今,由于人员流动受限,尤其是在中高风险地区务工的茶农无法返乡。

此外,随着茶叶种植面积和加工规模的扩大,用人缺口和人工成本都在不断加大。“今年新增了6000多亩采摘面积,也加剧了用工紧张,春茶刚全面开采,各个茶企就开始抢人了。”张克金说。

多部门协调,共享用工

3月18日,一则“庐江大量急招采茶工!18岁~65岁都可以!高薪还包伙食!”的招聘信息发布在魅力庐江网上。

咨询联系人的名字正是张克金。他预想到了今年会出现用工问题,但短缺的紧急程度还是让他有点措手不及。“在茶叶协会的微信群里,一下就收到了好几家茶企的招工需求,用工缺口达600多人。”张克金介绍说,网络招聘主要面向非茶产区、无法外出打工的人,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这次招聘一共招来了100多人,为庐江九鼎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葛从勇解了燃眉之急。“供销社帮我们招了20多人,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上手。”葛从勇说。

招聘信息也吸引了县文旅部门的注意,与茶叶协会联动起来。

庐江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苏荣介绍说,受疫情影响,部分影院、景点和阅读空间等文化娱乐场所的工作人员出现了赋闲在家的情况。恰逢春茶上市,看到茶叶协会发布采摘工短缺的消息,积极与其沟通,前后组织了3批、共计100多人次的文旅企业员工赴茶企采摘春茶。“一方面缓解了采茶工紧缺,一方面也增加了文旅职工的收入,可谓一举两得。”

据了解,采茶工的工资按计件工资方式核算,以斤数结算,根据茶叶芽头品质不同,每斤收入在30元~60元,均每天能赚200多元。而对于“手快、眼准”的熟练工来说,每天最多能挣到四五百元。

为了吸引采茶工,茶企下足力气:提供一日三餐,专车接送到茶园,为非本地工人提供住宿……此外,茶企间也在互助。不同品种、不同海拔的茶叶采摘时间有差异,企业主通过协调沟通,错峰共享用工,共克用工难题。

寻求长效解决方法

相比往年,今年的用工情况较为特殊,这也给刘登国提了个醒。“远水解不了渴,明年要提前规划用工,包括增加床位、多吸引非茶产区工人等。”刘登国表示,这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合肥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安徽白云春毫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玉贵分析道,造成用工短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留在村里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人不愿意做采茶工作,加剧了采茶工的流失。

张克金告诉记者,茶园耕作、采摘机械化程度低,茶产业链较短,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力不强,茶叶专业人才紧缺是当地茶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出台措施,纾困解难,加大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庐江县政府办公室2021年下发的《庐江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对推广目录中茶叶机械扩大宣传,应补尽补。此外,对新建国家级良种标准化茶园规模在50亩以上的,第一年每亩奖补2500元,第二年每亩奖补500元。

此外,该县人社部门建议,对采茶用工做好社会化服务,搭建季节采茶用工信息台,规范劳务市场建设。同时,也要加大对采茶工的宣传和引导,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用工补贴。

关键词: 人工采摘 人员流动 茶叶种植 人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