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帕帕罗上将(左)

直新闻:“环太-2022”军演在夏威夷启幕后,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帕帕罗竟狂言,如台海真爆发冲突,美国会做好应对最坏可能的准备。你对此作何解读?


(资料图片)

特约评论员 吴蔚:这一幕我似曾相识,在环太军演启动当天,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会以东道主的身份在珍珠港的码头上召开一场记者会。战舰云集、海阔天空,这是一个非常适合作秀的新闻现场。与我参加报道的那场“环太-2016”相比,如今这个作秀现场多了许多政治色彩。我记得非常清楚,2016年那场发布会有许多记者问了不少相当敏感的问题,比如说美军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比如当年炒得沸沸扬扬的所谓“南海仲裁案”等等。时任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斯科特·斯威夫特上将的回答非常简单:No comment,无可奉告、不予置评。

“环太-2018”军演,在特朗普的亲自阻挠下,美军十分缺乏外交礼节地撤回了对中国海军的邀请。由此开始,“环太-2020”、“环太-2022”再也没有邀请过中国。当然,倒不是说咱们真有多么想去,只是太平洋的海风确实变味了,是东风渐起,是“西风压倒东风”之势不再。

到了今年,帕帕罗上将在环太军演上宣称:本届环太军演不针对中国,这句话其实历来就是这么说的。环太军演始于冷战时期,假想敌一直是苏联的红色海军。但哪怕在美苏关系最紧张的时刻,环太军演的想定计划里都甚少直接点名苏联。

“环太-2016”演习想定计划图

我这里有份“环太-2016”的演习想定计划图,演习设定的军事背景围绕一个虚拟的太平洋岛国名叫Griffon(格里芬),这个岛国发生了军事动乱,闻风而至的海盗控制了这个国家的周边海域。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意下,美国率领环太平洋各国海军力量实施武装介入。

大家细品一下是不是有点那个意思了?在冷战时期,它可以叫“北方四岛”,在“环太-2016”它可以叫“格里芬”,在“环太-2022”它可以叫“潘多拉”。是的,这个岛屿叫什么名字其实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军想借此向它的区域盟友,向环太平洋各沿岸国家植入的一个思维定势,那就是:一旦环太平洋地区出现局势动荡,美军将有能力进行军事介入。多年来,美国一直在借助环太军演形塑这个军事霸权概念。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个概念的形塑,它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许多国家的决策走向。

至于帕帕罗上将宣称的所谓“一旦台海爆发军事冲突,美军也会做好应对最坏可能的准备”,我不妨援引一下海军上将先生前不久在华盛顿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的另一句话。他说:北京方面动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军事窗口将是非常难以提前预测的。他在原话中用了“Highly,highly unpredictable”(非常非常难以预测),我觉得这才是一句符合军事常识的话,像是一位资深将领说出来的话。事实上,直到战争打响的那一刻,没有哪位将军会信心十足地说:我真的准备好了。战争本身就是一个混沌模型,它很难完全遵循事先设想的方向按部就班地推演。中国有句古话叫“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是先人对战争走向的不确定性作出的示警,战争永远是最后手段。

直新闻: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今天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发表演讲时强调,区内国家应极力避免沦为大国的地缘政治棋子,要把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你认为这番表述传递什么信号?

特约评论员 吴蔚:在我看来,王毅外长在雅加达东盟秘书处的这番演讲的题眼是“东盟的未来应该掌握在区域内各国自己手里”,这番话的背景是:“东盟各国都面临着选边站队的压力”。这再次让我想起李显龙近年来反复强调的那句话:新加坡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我想,作为东盟极具外交智慧的成员国,新加坡的态度在区域内是有充分代表性的。

东盟各国这种对“神仙打架”的焦虑主要来自美国一直以来的主动施压。这种施压本身还是差异化的,在我看来美国正在投入外交资源着重拉拢东盟内两类国家。一种是与中国在南海岛礁问题上有声索纠纷的,另一种则是在历史上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不少甚至是美国的前殖民地。这也让王毅今天的这番讲话变得更有针对性了。在我看来,“东盟的未来应该掌握在区域内各国自己手里”这句话带有“反殖民主义”色彩,东盟各国千万不要忘记今天的独立自主、当家做主是从何而来。

联系起王毅与布林肯巴厘岛会晤的一个关键句:根本原因是美方的对华认知出现了问题,由此制定的对华政策自然也偏离了正确轨道。在我看来,美国也正在对东盟各国形塑这个错误的对华认知。在这个认知的牵引下,美国妄图在亚太地区拉帮结派,搞“小圈子”。因此,东盟在胁迫下成了美国的一张地缘政治棋盘,这对东盟各国而言这绝不是什么好的趋势。

作者丨吴蔚,直新闻高级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排版丨郑志佳

关键词: 太平洋舰队 联合国安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