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丰台东铁匠营街道蒲黄榆五巷5号、6号楼院小区院门口,几位居民坐在干净的长椅上悠闲聊天。说起这两年身边的变化,30多年的老住户苏俊感慨道,“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还真不玩虚的,你看我们小区,虽然连个物业都没有,没想到改造完了变化这么大!”

蒲黄榆五巷5号、6号楼院建于上世纪80年代,地处丰台、东城两区交界,小区是央产房,但是没有物业,用居民话说“那叫一个脏乱差”。两年前,丰台区针对全区335个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中普遍存在的私搭乱建、楼内堆物堆料、小广告随意张贴等短板弱项的社区,开展了创城“样板间”工程,即在每个街镇打造一个标杆社区。蒲黄榆五巷5号、6号楼院就是东铁匠营街道选定的“样板间”。

“东铁匠营街道老旧小区多,改造难度大,蒲黄榆五巷5号、6号楼院是其中的代表,我们选择这个社区作为‘样板间’,就是要下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给街道其他社区治理打个样。”谈及选定这个小区的初衷,街道党群工作办公室科长郑洁说,“我们的理念是‘老而不旧、文明更新’,将培育文明风尚作为支点,撬起老旧小区文明创建这项难点工作。”

街道对楼院进行了统一规划设计,通过设置景观小品、公益广告、楼门文化墙、小黑板等居民身边的宣传阵地,将市民文明公约潜移默化地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场景。还专门设计了IP形象“铁小匠”,制作创城创卫动画短片,线上线下相结合,向居民宣传创城工作。

如何结合创城工作给老百姓带来更实际的便利?蒲黄榆五巷5号、6号楼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问需于民。

居民反映停车难。街道充分利用小区内边角地进行科学规划,在设置机动车停车位的同时,建设了设施完善的电动车棚,改造扩容了自行车棚,不同车辆各归其位,小区内秩序井然。

居民反映晾晒难。街道在清理楼院内公共空间乱拉乱挂不文明现象的同时,协调产权单位开辟出一片阳光充足的公共晾晒区,设置晾晒架,还制定了“文明晾晒公约”,居民们不用再在绿地里拉绳子了。

改造从细微处下功夫:楼门前残疾人坡道增设了无障碍标识,如有困难可直接拨打上面的电话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小区门口安装了15分钟便民生活圈指示牌,哪里有市场、哪里能看病,一目了然;垃圾桶站有专人清洁打扫,桶盖常闭防异味、蚊蝇……

现在走进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路面、有序停放的车辆、整齐规范的线缆、统一设置的公告栏、亮白如新的墙面,跟之前的“脏乱差”比,简直就是换了一个样儿。

改得好不如管得好,管得好不如自治好。随着润物细无声的精神文明创建,环境提升工作稳步推进,居民们有了更加文明有礼、和谐幸福的邻里生活。楼院内288户居民主动报名参与楼层值日,各楼层制定了“值日表”,楼道内公共区域一周七天都有人负责打扫。每个楼门都设置了共享工具箱和公用清洁工具,居民更有热情维护楼道卫生,公共区域成了邻里共同守护的“家”。

丰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创建办专职副主任刘屹介绍,东铁匠营街道打造创城“样板间”,推进老旧小区文明更新只是丰台区开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丰台区将通过打造社区“样板间”、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文明商户、示范大街等示范点,辐射带动周边社区、街道,实现整个区域环境提升。(本报记者 孙颖)

关键词: 丰台老旧小区 无物业小区 东铁匠营街道 老旧小区 创城样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