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实体为本。疫情三年来,与服务业相比,我国制造业受到的冲击相对小些,前期甚至还曾出现过逆势增长。然而,随着近期国内疫情反弹,叠加我国出口呈现负增长,制造业等实体投资下行态势已趋明显。疫情即将进入第四年,实体部门能否在内外困境中实现突围?

实体困在何处

当前我国正处在防控优化和疫情抬升交织的特殊时期。国际来看,各国防疫优化都经历过类似的曲折前行阶段。特别是亚洲经济体,采取了更为渐进的优化策略。其优化初期,正值去年秋冬季,大多面临疫情的显著恶化,有的甚至还曾边际收紧。不过,待开春疫情峰值稍过,各国管控优化提速。

相应地,在各国管控优化初期,无论供给端还是需求端,制造业等短期难免不受负向冲击。但约一个季度后,各国实体部门迎来显著修复。

实体何时突围

尽管制造业等实体部门是金融政策支持的重点,但在地产羸弱、出口下行的需求收缩背景下,其潜在违约风险掣肘信用扩张。当前我国内生经济动能依然承压,总需求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基于疫情及其管控优化的进程,明年上半年制造业等实体投资趋缓态势仍将延续,下半年或有所企稳。当然,相较制造业,更值得关注的是服务业,其受疫情冲击的幅度更为剧烈,对就业乃至整体民生的稳定也更为关键。

目前制造业中高技术投资增速较快,不过隐忧已现。前瞻性指标来看,高技术制造业PMI已连续2月处于收缩区间,并创历史同期最低。可见,当经济基本面明显趋弱时,新动能的发展或也受制约。值得警惕的是,我国FDI(外国直接投资)的全球占比已滑落至有数据以来最低。

(本文作者介绍: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

关键词: 总裁助理 外国直接投资 信用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