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12月3日,在中华医学会2022年医学病毒学大会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表示,走出疫情的关键,在于对脆弱人群的保护,建立免疫屏障。未来对新冠病毒流行的控制,可能不在于核酸清零,而是将病毒的致病率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在会上,张文宏从临床视角讲述了新冠病毒的传播模式。他表示,在2020年三四月份时,他所在的团队就认为该病毒并不会在当年6月份消失,原因是病毒扩张非常快,从收治的病人中发现,病毒在每个人身上会突变,而这种突变又进一步导致病毒持续进化。

张文宏表示,新冠病毒从原始毒株开始突变后,之后又进化到阿尔法、贝塔、德尔塔,每一波进化速度非常快,而且后者迅速取代前者,然而,启动疫苗接种后,对患者体内进行监控后发现,病毒变异有所收敛,目前病毒的变异局限在奥密克戎家族中,这说明接种疫苗或者在重复感染后,体内的免疫压力对病毒的突变造成了很大约束。

“病毒的突变是随机的,但体内的免疫力和重复感染会制约这种突变。病毒为了突破人体免疫带来的压力,会朝着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的方向突变,这样才可以把基因传递出去,从而实现传播,但生物的进化是有局限的,奥密克戎的传播指数最高也在16~18这个水平,未来很难再超越这个水平。”张文宏在会上强调接种新冠疫苗的重要性,尤其是脆弱人群的接种,这是关系到未来能否走出疫情的关键。

他表示,今年上半年上海疫情数据提示疫苗对于老年人的保护作用显著。在住院的奥密克戎感染者中,高龄、慢性肾脏病以及心脏疾病是导致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延长的高危因素,接种疫苗的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缩短;相比孤立性高血压、心脏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慢性肾脏病、长期卧床以及肿瘤是导致住院患者重症化的“更脆弱”因素,而接种疫苗则具有保护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也有些民众在接种新冠疫苗后依旧会出现感染的情况。

对于如何提高疫苗效力,张文宏建议在接种第三针加强针时,选择异源接种。另外,他也呼吁未来开展第四针疫苗接种。

在新冠药物临床治疗中,张文宏也建议在病毒早期阶段开始用药。“国际上的真实世界现在告诉我们,在中早期阶段,如果及时用药,可以将病人的重症率发生率降低90%左右。”

“在疾控领域,有句话,就是要跟病毒赛跑,要追着病毒走,这是人类消除病毒与病毒传播进行的一场竞争。但是,今天我可以告诉大家,通过疫苗接种、药物的治疗,我们已进入到对病毒驯化、控制的阶段了。未来对于病毒流行的控制,可能并不是一个核酸的清零,而是将一个有症状或者重症的疾病降到非常低的水平。我相信人类未来是可以做到对新冠病毒的驯化、控制的。”张文宏说。 (作者:林志吟)

关键词: 疫苗接种 慢性肾脏病 重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