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锂电概念节前突然爆发 产业链博弈进入新阶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财联社1月20日讯(编辑 马轶杰)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近阶段在港股市场沉寂已久的锂电概念突然崛起,让市场有些惊喜。

截至发稿,洪桥集团(08137.HK)涨15%,两大锂业巨头天齐锂业(09696.HK)涨超7%,赣锋锂业(01772.HK)涨近6%,比亚迪电子(00285.HK),天能动力(00819.HK),中创新航(03931.HK)纷纷跟涨。

自2022年四季度起,国内锂盐价格持续下跌,也让锂电池概念股受到冲击。据上海有色网报价显示,截至1月16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每吨47.65万元,价格较2022年11月上旬的最高点跌幅超过两成。

消息面上,近日锂电池板块不断传出利好催化。

1月16日洪桥集团公告,吉利集团完成股权收购协议,通过收购公司大股东洪桥资本控制权,吉利合计持有上市公司洪桥集团逾六成以上的股权。据悉,洪桥集团的主要业务包括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锂离子电池生产,吉利入主洪桥集团也代表着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一步完善了自身的产业链。

随后,作为国内锂盐龙头的天齐锂业,于1月18日发布的预盈公告更是大幅提振了市场情绪。天齐锂业披露,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231亿元—256亿元,同比增长1011.19%—1131.45%。

1月19日,另一大锂盐龙头赣锋锂业抛出了总额高达150亿的电池产能新建计划,进一步催化了锂电股的短线行情。

据赣锋锂业公告,公司拟在东莞市投资建设年产10GWh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在重庆市涪陵高新区投资建设年产24GWh动力电池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并向合作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合计960亿元。

纵观2022年锂电产业的趋势变化,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无论是掌握上游锂资源的锂盐厂商,还是冲在新能源浪潮一线的整车厂商,都在发力对锂电池这一产业核心游环节进行渗透。

对于下游整车厂商来说,主要出于对供应链安全和成本的考虑。而对于上游锂盐厂商来说,则更多是为规划中的产能匹配需求,加强协同效应提升效率。

近两年来,由于上游锂盐产能与下游需求的供需不平衡。上游价格高企拿走了大部分利润,下游车企则大多深陷成本和亏损的泥潭。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一度公开叫苦称:“电池厂商把所有利润都拿走了,广汽一直在给宁德时代打工。”

历史数据显示,2021年初,国内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仅为每吨5万元左右,2022年底则涨至每吨近60万元。进入2023年,价格虽然回调跌破50万元关口,但相比两年前仍然是高高在上。

但从行业内部视角来看,上游锂盐厂商的好日子可能即将到头。虽然需求方面,锂电池仍然处于高景气中,但近年来上游各大厂商的激进扩产很可能将在未来面临过剩的挑战。

需求方面,据研究机构EVTank发布《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显示,2022年全球锂电池总体出货量957.7GWh,同比增长70.3%。EVTank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将分别达到2211.8GWh和6080.4GWh,其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2.8%。

而在供给端,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主要锂电池材料到2025年的产能规划已全部过剩。其中,负极材料到2025年的规划总产能相当于当年预计需求的5倍,磷酸铁锂为4倍,电解液、6F、VC、PVDF、铜箔都是2倍多,隔膜约1.5倍,高工产研称部分锂电材料已经供过于求。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碳酸锂价格已经在期货端降到40万元/吨以下,未来可能回归到每吨20万元左右的价格,甚至更低。

值得注意的是,华西证券近期发布的研报指出,数据显示锂精矿供给端多个扩产及新增项目出现进度不及预期的情况。

华西证券认为供给端放量短期易少难多,伴随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终端需求或在疫情结束后有所提振,届时供给格局或将再次紧张,预计2023年海外锂精矿价格难以回落。

关键词: 洪桥集团 天齐锂业 赣锋锂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