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锂矿返利”一石激起千层浪。
(资料图片)
两周前,本公众号刚发表《锂电进入“沉寂”》,而“锂矿返利”事件则让沉寂的锂电行业顿时喧嚣,这一声“惊雷”也恰恰反映了头部企业在“沉寂”的环境里尝试如何突围。
如今,锂盐价格急速回落,叠加“锂矿返利”,对“向上一体化”的“加杠杆”行为形成了“釜底抽薪”式的负面冲击,预计将很快影响锂电行业的竞争格局,尤其是电动车企业的“一体化”布局。
01 锂盐价格急速回落
锂盐价格回落有点超预期。
碳酸锂价格在去年11月冲高至60万元/吨左右之后,急速回落,目前已经跌至40万元/吨附近,数月跌幅超过30%。
近日,欧阳明高院士表示,预计碳酸锂价格在下半年可能在35万-40万元/吨,2023年全年供需总体平衡,2024年总体过剩,今后锂价比较合理的价格在20万元/吨左右。
20万元/吨的价格,也与“锂矿返利”锚定的价格偶然吻合。
本公众号在去年9月《脱缰的锂价,奔向何处?》中总结:“在原有锂矿供给的基础上,新增供给的直接成本已经抬高,开发成本的增加,导致的碳酸锂市场均衡价格上升,具体多少价格很难定量推测,众说纷纭,普遍认为在20-30万元/吨,但已不太可能再低于10万元/吨。”
所以,从供给端来讲,20万元/吨属于这一轮锂电价格回落普遍预期的心理“底线”,一旦预期形成,则可能加速达到目标。
02 导火索是需求侧而不是供给侧
实际上,本轮价格下跌,并非供给侧因素,而是需求侧。
本公众号今年1月初的文章《新一轮锂电周期,隐约将至,如何行稳致远?》中预示到:“当前,在锂电产能供给趋于过剩和动力电池需求增速放缓的双重预期之下,新一轮锂电周期调整的预期日渐强烈。”
其中,主要还是动力电池需求增速放缓的因素。
由于过去两年电动汽车增速较快,基数较大,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达567.4万辆,同比增长达90.0%,再叠加2022年底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普遍预期2023年电动汽车增速放缓,在锂电产能近年“大干快上”的背景下,动力电池供需矛盾的压力越来越大。
事实确实如此。
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33.2万辆,同比下降6.3%,环比下降48.3%。尽管预期2月会有回暖,但需求增速已经很难再超预期,尤其相对产能供给增速。
所以,需求侧预期是锂盐价格回落的主要因素。
此外,尽管储能电池的预期仍然较好,但不可否认,毕竟动力电池才是锂电池的中坚力量而且是估值的重要支撑,动力电池需求增速始终是锂电行业走向的主要变量。
03 “釜底抽薪”搅动锂电格局
本公众号在去年11月文章《锂电池企业的系统性挑战》中写到:“作为锂电产业核心的锂电池企业,正在遭遇来自毛利率和市场份额的双重挤压,在碳酸锂价格大涨的同时,下游客户又进场蚕食份额,成为锂电池企业们面临的一项系统性挑战,也颇受资本市场关注。”
显然,锂电池企业尤其头部企业,不会坐以待毙。
如今,锂盐价格开始下跌,头部企业实施“锂矿返利”,让下游车企面临艰难选择。
某些头部车企原本自建锂电池甚至布局锂盐,而“锂矿返利”可能让这一战略失去经济性,这也是“锂矿返利”的最大杀伤力,威逼利诱,让下游车企短期放弃自建锂电池的战术,进而失去长期布局锂电环节的战略,相当于“釜底抽薪”。
车企在需求增速放缓、成本压力以及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短期或许不得不选择继续外购电池,而不是自建电池。
可以预期,车企自建锂电产能的步伐将会放缓。
理论上讲,“术业有专攻”才是稳定状态。“一体化”布局,就是“加杠杆”。既然是“加杠杆”,万变不离其宗,如果行业向好则收益加倍,如果行业变差则损失加倍。
如今,锂电行业趋势面临周期调整,锂盐价格及材料价格纷纷回落,“一体化”的理论前提已经不再存在。锂电行业又回到“术业有专攻”的阶段,竞争格局也有望因此而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