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重仓甚至抱团,股价上涨股东减持,是巧合还是必然。
市场经常出错,导致上市公司估值被低估,需要上市公司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推高股价提高公司总市值水平,这是市值管理的精髓,但问题是一旦监管失控,上市公司就会利用掌握信息披露的权利,与市场某些资金发生各种勾兑,玩弄二级市场和投资者与股掌之间,这就是伪市值管理。
伪市值管理一直长期存在于沪深股市,只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自从某位私募大佬公开撕开伪市值管理的面纱,伪市值管理也就被大家所熟知,伪市值管理并不是上市公司的价值再发现,而是一种明晃晃的市场操纵、一种内幕交易,实际上就是市值管理利益链条收割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的一种手段,实现社会财富的不合理转移,因此证监会重申打击伪市值管理。
(资料图)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伪市值管理之所以猖獗,就在于利益巨大,证监会清晰指出,在监管实践中,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与相关机构及个人相互勾结进行“伪市值管理”,滥用持股、资金、信息等优势操纵股价,目的主要为追求股价短期上涨、配合大股东减持、缓解大股东质押平仓风险等。
A股名义上是支持上市公司做强做大,但这是理想化,现实中未必就是这样,很多公司上市并非为了做大做强主业,而是为了股权增值,A股每天最多的公告之一就是各类股东的减持。问题在于股价不是上市公司能够左右的,很多时候股东需要减持,但股价位于低位,推升股价就成为股东逢高减持的必然,也就是说配合股东减持拉高股价是伪市值管理很关键的一环,从某位大佬举报看,已经是实现了全链条覆盖,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选择性、券商研报发布、杠杆资金进场、股价拉升、股东减持等都是一气呵成的。
上市公司股东通过私募基金等实施伪市值管理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不能排除部分公募基金,利用基民 的资金,配合股东减持,拉升股价,与股东沆瀣一气。这种公募基金与股东之间的勾兑不能说没有,在于部分基金重仓股,随着股价上涨,股东减持是一轮接着一轮,业绩增长也是非常稳定,各种看多报告此起彼伏,股东减持以后,股价出现大跌甚至腰斩,部分公司业绩也就出现变脸,天下有这样巧合的事情,机构重仓股价上涨股东减持、一旦股东减持完毕股价也就下跌只是巧合吗?个人认为有必要持有合理性怀疑态度,难道就百分百不存在上市公司股东和机构资金合谋,共同做局,利用持股优势资金优势,拉升股价,配合股东减持。
笔者有这样的怀疑,在于股东尤其是重要股东、高管对上市公司经营是知根知底的,对未来发展潜力也是具有很深洞察力的,重要股东和高管一路减持,说明股价绝对不存在低估的成份,如果股价存在低估的成份,股东是不会选择一路减持、大比例减持甚至清仓减持的,除非托宾Q理论在A股是不适用的。那么缘何重要股东和高管不看好股价未来走势,机构资金缘何要一路推涨股价,承接重要股东和高管抛售的股份,是机构与重要股东高管对估值存在分歧,还是就是为了让重要股东和高管逢高减持。
A股公募基金老鼠仓盛行,既然老鼠仓存在,难道就不会与重要股东和高管协商,出现道德风险,实现利益输送,这种概率是存在的,不能说没有。
证监会表示,坚持全覆盖全方位追责,对参与配合“伪市值管理”违法违规行为的上中下游全面调查,严肃惩处相关违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私募机构及从业人员、配资中介、专业操盘手等。
笔者认为这是很有必要的,除了私募机构,也要关注公募基金,是不是存在与上市公司股东勾结,实施伪市值管理,损害基民利益。但是伪市值管理查处难在哪儿,伪市值管理不一定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操纵,也不一定构成信息披露违规违法,现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逐渐规范,不会明显存在虚假陈述,只是打信息披露擦边球,而机构与股东之间的勾搭又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是监管难以知,这就给查处伪市值管理带来难度。
机构重仓甚至抱团,股价暴涨,股东减持,市场一直存在某种质疑,只是很难找到确实的证据,保持合理性怀疑是应该的,能不能通过多部门协作和一些大数据比对进行分析查处是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