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息与不加息之间,美联储最终选择了加息25个基点。经过了这一次加息之后,联邦基金利率攀升至4.75%至5%的目标区间。
从去年3月份以来,美联储连续采取了9次加息的措施,可见近一年来的加息步伐相当快。这一次美联储加息幅度明显放缓,并放缓至单次加息25个基点。但是,在美联储放缓加息幅度的背后,却有一种被动收缩加息力度的意味。
【资料图】
在高企的通胀率背景下,美联储要立即改变紧缩的货币政策,显然是不现实的。一旦美联储结束紧缩的货币措施,那么美国通胀率很快会快速反弹,好不容易降下来的通胀率又一次飙升,这显然不符合美联储降低通胀的意愿。
鲍威尔表示仍致力于将通胀率压低至2%。如今,美国通胀率依然高达6%的水平,距离2%的目标值还有很大的空间。在通胀率还没有跌入温和通胀区间以及预定目标值之前,美联储不会轻易改变原来的货币政策。
在硅谷银行突然破产之前,市场曾经预期美联储的单次加息幅度会达到50个基点。但是,随着硅谷银行危机的爆发,欧美银行的信用体系却发生了重挫。银行的本质是信用,既然信用体系发生了重挫,那么会深刻影响着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估值体系。
从硅谷银行到第一共和银行,再到瑞士信贷等,在银行体系信用危机发生的影响下,欧美银行股出现了大幅下跌的走势,整个银行的信用体系正发生了重构的风险。对这种突如其来的信用冲击,短时间内很难得到实质性的修复,股票价格作为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晴雨表,美国部分中小银行的股价大跌,恰恰也是对未来欧美银行信用体系修复预期的担心。
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基本上符合市场预期,目前联邦基金利率已经达到了4.75%至5.00%。按照美联储的点阵图来看,预计2023年底利率预期中值是5.1%,意味着目前美联储可加息的空间已经不大了。
这一次会是美联储最后一次加息吗?关键取决于美国通胀率的变化情况。假如接下来美国通胀数据跌入温和通胀区间,并朝着好的方向靠拢,那么美联储继续加息的动力并不强。否则,在通胀数据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美联储恐怕还有1次以上的加息动作,最终大概率会超过美联储点阵图的预期利率目标值。
还有一种可能,即在美国通胀率继续高企的背景下,却引发了更大的银行信用危机问题,并有触及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在这个时候,即使面临通胀反弹的压力,但美联储也不敢轻易继续加息,否则会引发危机的蔓延。不过,到了这个时候,该如何控制高通胀,又如何化解金融危机风险,恐怕美联储会面临更艰难的抉择。
美国硅谷银行破产所引发的风波,并不会轻易消除。在硅谷银行发生挤兑潮的背后,其实背后的导火索是美联储的大幅加息。在美联储单边大幅加息的背景下,引发了银行产品期限错配的风险,银行资金一下子无法满足储户挤兑压力,银行的经营风险随之发生。
因此,只有暂停美联储的加息步伐,并引导联邦基金利率的持续下行,才是化解银行信用危机的灵丹妙药。对上市公司来说,同样深受高利率市场环境的影响,高利率环境下开展股份回购的成本更高了,借助股份回购注销提升上市公司股票价值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所以,从化解银行信用危机、缓解股票市场集中抛售压力的角度出发,美联储暂停加息并引导联邦基金利率下行,会是投资者最想看到的结果。
关键词: